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红木国标临拐点:是“将错就错”还是推倒重来?2[广越川兴高档红木家具 淄博红...

西南林业大学教授邱坚认为,红木树种稀缺,生长缓慢,比如缅甸木材的采伐已经延伸到了500公里以外,以后势必越用越少,要加强对珍稀树种的保护。成功开发应用优秀新材料,带动更多的新材料进入市场,对推动传统古典家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徐永吉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认为应当扩大《红木》国标树种范围。中国是红木消费大国,原有红木树种都已供不应求,扩大树种势在必行。符合条件的都该扩大进去,不达标的则不能,否则会引起市场混乱。在新材料开发上,一是要有科学的树种鉴定;二是要考虑具备一定的资源量;三是各项指标与哪一个树种进行比对;四是要做应用性试验。目前不在《红木》国标内的未必不是好材料。树种没有最好,主要看如何应用、用在什么地方。比如说大叶黄花梨与黄花梨花纹基本一致,非常漂亮,硬度胜过黄花梨,密度高于国标旧有树种,包浆好,值得大力开发利用。

1月7日上午,笔者在国标会议间隙采访了与会的几位收藏界人士。来自中山本地的参会收藏家吕先生说:“我认为对于收藏家来说,《国标》几乎没任何用途。真正的收藏家都说不出33种材具体指哪33种,能说上10种就算不错了。我们收藏的是家具,是文化,是艺术品,家具款型和艺术韵味很重要,如果是黄花梨、紫檀、老红酸枝的,那很好。如果海南黄花梨没了我们就收藏越南黄花梨,越黄也没了就收藏大叶黄花梨;紫檀没了可以收藏一些大叶紫檀;老红酸枝的将来如果也没了,白酸枝的也不错。要讲究材质和形制,但不要唯材质论。”

来自北京的收藏家宗先生同样认为《红木》国标的存在可有可无。

他说:“如果木材不是红色的,干吗非得给它盖个"红木"戳儿,一律纳入红木范围呢?收藏家陈丽华女士就一直反对把紫檀归为红木,谁把她的紫檀家具叫作"红木"她会不高兴。现在看来,《红木》国标完全可以废弃不用。今天有人在会上咬文嚼字,说老国标有语法错误应该修改,有表述不科学之处应该纠正,有人还反对增加新材料。这些观点看似有理,实际上都是言不及义,打擦边球混淆视听,背后都存在利益驱动—他们手里现有家具都是老国标里写的材料,新增加材料他们害怕会让自己的家具贬值。他们太不自信了,其实只要家具品位高,不管用哪种材料都应该珍惜。”

一是维持原国标所收树种不变,只做文字表述上的修改,使之更合语法,更科学严谨;二是在原国标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优质树种,但增加数量上要有限制;三是在原国标基础上多增加一些树种,不要过多限制,目前在市场上出现的新材料符合一定标准的都应增加进来;四是废弃原国标,不要新增国标,放开市场进行自由选择。何去何从,权威部门应当谨慎酌定。

不容忽视的是当前产业发展背景和资源条件日益严峻:2013年6月12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开始生效,原国标中巴西黑黄檀、檀香紫檀、交趾黄檀、微凹黄檀、中美洲黄檀、伯利兹黄檀、卢氏黑黄檀等树种的木材已被列入国际贸易中禁止或限制商业贸易的木种。同时,在国标33种材中,29种目前已无存量,行业发展面临着随时“无米下锅”的困境。

其实,笔者近年来在对整个红木行业的采访中已经发现,这个行业的发展不是无米下锅,而是有了新材料有人怯于承认。比如早有行业人士建议,市场上已经使用的红檀、刺猬紫檀、大叶黄花梨(学名长叶鹊肾)、东京黄檀和非洲产染料紫檀可纳入红木树种范围,在分类中相应增加各个树种所属科别。

尤其大叶黄花梨,是经过林科院木材检测证明各项指标均很出色的珍贵硬木材料,并经过家具设计制作实践证明在家具材色、形制、美观度等方面都可替代黄花梨,同时又受到广大红木爱好者收藏家普遍认可的新材料。不少业界人士都在呼吁应把上述材质优良的硬木纳入红木国标范围之内。

因此,从客观角度看,参与修订《红木》国标的各方代表应该拓宽视野向前看,抛开利益纷争和狭隘的一己之见,同心协力,共促红木文化可持续发展。